威士忌
斯佩塞的珍珠
斯佩塞 Speyside 是蘇格蘭高地威士忌產區的重心地帶,一方面酒廠密集於此,另一方面不少的知名酒廠也是座落於這區的。斯佩塞的珍珠 The Peal of Speyside,一個聽起來好像很厲害的名字,令人聯想起回龜前的骯港被稱作東方之珠那樣發出耀眼的光彩,到底是那一間酒廠可配上這犀飛利的綽號? 這被稱作斯佩塞的珍珠的酒廠,就是 Tormore。 Tormore? 一間連聽也沒有聽過的蒸餾廠。一心以為會是像被稱作單一麥芽威士忌的勞斯萊斯的麥卡倫 Macallan 那樣的知名蒸餾廠,這斯佩的珍珠卻是一間連只喝高級單一麥芽威士忌的骯港達人也不認識的酒廠,說笑了吧。 Tormore 建廠於一九五八年,建立的目的為提供麥芽原酒給 Long John 這品牌的調合威士忌及調合麥芽威士忌。後來除了 Long John 外,Tormore 也成為了百齡壇 Ballantine’s 的基酒之一。 真是的,威士忌達人不會喝 Long John 及 Ballantines 這些平民威士忌的,應該很難令達人們接受這一間無甚歷史背景及供酒調配平民威士忌的酒廠擁有一個這樣犀利的綽號的。...
read more緣來順風
一款在香港消失了一段日子的調合威士忌,順風 Cutty Sark 將由香港的 Edrington 重新引入香港市場。順風 Cutty Sark 是由 Berry Brothers & Rudd (BBR)開發及擁有的,但於二零一零年初賣了給 Edrington 集團,不過 BBR 同時又從 Edrington 集團買入 Cutty Sark 威士忌的主要麥芽原酒 Glenrothes 的現有及以後生產的存酒與營銷權, Edrington 集團卻仍然保留 Glenrothes 蒸餾廠的擁有權,既複雜又有趣的關係。 小弟現在要介紹的威士忌,是順風的重要原酒之一,Glenrothes 格蘭露思。Glenrothes 建立於一八七八及一八七九年之間,由 James Stuart,John Cruickshank,William Grant 及 Robert Dick 這四人合夥籌建。後期拆夥,由 Williamn Grant 承接,以其名下的公司 William Grant & Co. 營運。值得一提的是那位 William Grant,就是 Glenfiddich 的創辦人。其後的業權交替及業務起伏的故事於此從略,在 BBR 接手前,是由...
read more愛雷島女王
小弟十分喜愛愛雷島 Isle of Islay 的 Laphroaig 威士忌,就說起 Laphroaig,小弟想起有愛雷島女王之稱的 Elizabeth Leitch Williamson “Bessie" (22/8/1910-26/5/1982)。 Bessie 有一姊一弟,其隸屬於 Royal Garrison Artillery 的父親於 1918 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陣亡,留下三姐弟由母親養育。Bessie 於 1932 年於 Glasgow 大學畢業後,由於當時正值經濟衰退,人浮於事,不容易找到工作,就算是山長水遠的愛雷島兼且是短期工作,Bessie 也不容錯過,Bessie 於 1934 年來到愛雷島的 Laphroaig 酒廠當短期的文職工作,但她怎樣也沒有想過這份原本只是為期三個月的工作,卻令她留在愛雷島長達四十多年,改寫了她一生的命運。 Laphroaig 當時的掌舵人為 Ian Hunter,Bessie 應該是一個非常出色的人才,在約滿後 Ian 將她留下,後來還給她參與酒廠的營運工作,Ian 對她非常賞識及信任,Ian 於 1938 年中風後,不方便進行出國的推銷活動,於是便安排 Bessie...
read more朱義盛
人們說朱義盛,一般的意思是指那些仿真的珠寶首飾,又有引申至訕笑人們帶假飾物充大頭鬼之意。朱義盛是人名,是真有其人的。 朱義盛為佛山人,於 1824 至 1825 年間在佛山開設了加工金飾店,主要製作及售賣鍍金首飾,其後由商人鄧相承接,並遷至廣州狀元坊,沿用朱義盛為名號開業。由於朱義盛的仿真首飾實在太成功,深入人心,直到百多年後的今天,仍然會有人用朱義盛這名為作為假首飾及笑人充大頭鬼的形容詞。 小弟其實要說的朱義盛,是以下的威士忌。 Johnnie Walker Gold Label Reserve, 750 ml, 40% 我們提及 Johnnie Walker 的金牌 Golden Label,一向是指十八年陳的 Centenary Blend。金牌酒質上佳,與其價錢貴上一倍有多的藍牌 Blue Label 比較,金牌顯得物值更高。 近年國際威士忌大熱,尤其是亞洲市場,但同時競爭亦趨激烈。威士忌是需要以年月計的時間成熟,突然間的大量需求,令成熟的存酒開始供不應求。另外激烈的競爭,亦對成本控制有很大的壓力。酒商是非常聰明的,紛紛打起無陳年標示 No Age Statement (NAS)...
read moreGlen Garioch 12 years
Glen Garioch 最先於一七九七年由 Thomas Simpson 建立,當時酒廠的名字為 Old Meldrum,可算是少數於十八世紀建立已仍尚存的一間老酒廠。這酒廠在往後二百多年的歷史於此從略了,Glen Garioch 現在是由 Morrison Bowmore Distillers Ltd. 擁有,亦即是屬於日本 Suntory 三得利的旗下酒廠。 Glen Garioch 的原酒一向用於調合威士忌,已知的有 VAT 69 及 Bell’s,一直至一九七二年才有第一款單一麥芽威士忌瓶裝推出市場。 Glen Garioch 隨著三得利近年加重中港市場而獲引入香港市場及推廣,使我們能有機會以較合理的價格一嚐這以往屬於冷門酒廠的出品。 Glen Garioch 12 years, 700 ml, 48% 氣味: 蜜糖,乾棗,蜜餞,枯葉,多士,檸檬皮口味: 厚實,油潤,蜜糖,蜜餞,柑橘,咖啡,香料餘蘊: 中等長度,拖肥,多士,橡木結論:...
read more時間的魔法
台灣的 Kavalan 噶瑪蘭威士忌,近年在酒業市場上頗有知名度,連香港這個威士忌沙漠也有飲家認識這酒廠。小弟喝過其 Concertmaster Port Cask Finish,實在不錯,對這非主流威士忌產區的年青酒廠的新酒有這樣的表現,令小弟意想不到。 小弟現在要介紹的另外一款噶瑪蘭威士忌,是雪莉桶陳的桶裝濃度瓶裝,曾經獲某些業界獎項。樣本 150 ml 來自酒友的貢獻,取於新春酒聚。這瓶酒是酒友於台灣旅行時買的,當時眾多酒友都對這瓶酒甚有興趣,怎料各人一嚐之後,即時 X 聲四起,各人對這款酒的綜合評價為加了焦糖的廉價蘭姆酒 Rum。小弟當時亦有同感,不過在有食唔食罪大惡極的窮 L 原則下,小弟亦盛了約 150 ml 的樣本回家再嚐。 一星期後再嚐,那焦糖蘭姆酒的味道退卻,威士忌應有的風格顯現。在隨後兩個月中嚐了數次,其酒質有正面的變化,與剛開瓶時的表現,可以說是一個天一個地。威士忌的確在醒酒後會有不同的變化,有趣。 Kavalan 噶瑪蘭 Solist Sherry Cask, Taiwan, 700 ml, 59.4% 氣味: 葡萄乾,蜜餞,柑橘皮,青梅,焦糖,牛奶朱古力,丁香,肉桂 口味: 葡萄乾,柑橘,多士,紅糖,巧克力,拖肥,甘草,煙草焦油 餘蘊:...
read moreDuncan Taylor Whisky Tasting – Glenlivet 1970
“Duncan Taylor Whisky Tasting @ 上海街樓上酒吧" 最後一款要試的酒便是 Glenlivet 1970,桶陳達四十年,同樣是屬於 Peerless 的系列。小弟之前喝過 Glenlivet 的三款瓶裝, 四平八穩質素不錯但沒驚喜,且看看這 IB 的超老陳年瓶裝會否有令人有意想不到的表現。 Glenlivet 40 years, 1970, Duncan Taylor, 700 ml, 49.9% 氣味: 蜜糖,菠籮,柑橘,糖煮熱帶水果口味: 新鮮蜂蜜,熱帶雜果,胡椒,香料,橡木餘蘊: 悠長,橡木,香料結論:...
read moreDuncan Taylor Whisky Tasting – Glen Grant 1970
“Duncan Taylor Whisky Tasting @ 上海街樓上酒吧" 在試完 Glen Grant 1991 後,西人代表說先品嘗相同蒸餾廠的出品,但是更老的酒款,Glen Grant 1970,來個垂直比較。 這是一款木桶陳年達四十一年之久的老酒,這款酒是列入 Peerless 系列內的,和之前嚐的兩款 Rare Auld 系列的不同,DT 這 Peerless series 和小弟審計處的"正到無朋友"之評級有異曲同工之妙。不過只有兩款就以十九年陳的酒和四十一陳的作比較,意義上是不大的。不過無論如何,有四十一年陳的超級老酒給你喝,怎樣說也是令人很高興的。 Glen Grant 41 years, 1970, Duncan Taylor, 700 ml, 50.3% 氣味: 蜜棗,葡萄乾,植物精油,泥土氣息口味: 葡萄乾,乾果,柑橘,持續的泥土氣息餘蘊: 悠長,橡木,柑橘皮,肉桂類香料結論:...
read moreDuncan Taylor Whisky Tasting – Glen Grant 1991
“Duncan Taylor Whisky Tasting @ 上海街樓上酒吧" 第三款要試的酒是 Glen Grant 1991,這酒廠的產量很高,以純酒精計年產量達五百九十萬公升。Glen Grant 的單一麥芽威士忌瓶裝的銷量於國際市場上是很高的,尤其是意大利,甚至乎吸引到 Gruppo Campari (Davide Campari-Milano S.p.A.) 這個意大利酒業集團於二零零五年以高達一億五千萬歐羅的代價從 Pernod Ricard 買入 Glen Grant。 聽聞 Glen Grant 在外國的能見度很高,而價錢亦很實惠,但可惜在香港卻是貴價的罕見之物。希望隨著更多酒商引入更多的品項,而又得到市場的接受,可以令我們能以合理的價錢喝到更多的美酒。 Glen Grant 19 years, 1991/2011, C# 50031, B# 104/231, Duncan Taylor, 700 ml, 54.9% 氣味: 忌廉,雲呢拿,糖果,罐頭水果口味: 厚實,奶油,乾草,堅果,檸檬皮餘蘊: 中等長度,鹽焗果仁,乾草,忌廉結論:...
read moreDuncan Taylor Whisky Tasting – Aberlour 1993
“Duncan Taylor Whisky Tasting @ 上海街樓上酒吧" 第二款要試的酒是 Aberlour 1993,這款酒秉承 IB 酒款的做法,酒標上列出瓶裝的詳細資料。 Aberlour 17 years, 1993/2011, C# 2843, B# 222/295, Duncan Taylor, 700 ml, 54.4% 小弟喝過 Aberlour 的 Aberlour a’bunadh,這是一款小批次的桶裝濃度瓶裝,每個批次的質數也會有所差別,小弟喝的那批次是二十號,風評極佳,小弟嘗過後,被那濃厚馥郁的甜蜜滋味深深吸引著,這是小弟首枝列入正到無朋友之列的威士忌。 這款同樣是桶裝濃度,但有更老的陳年,單桶,還要是記年的瓶裝,小弟對這款酒是有很大的期望的。 氣味: 蜜糖,忌廉,糖煮水果,梨子,椰子口味: 豐厚,熱帶雜果,忌廉,拖肥,水果的微酸餘蘊: 中等長度,拖肥,水果的微酸結論: 雖則酒體豐厚,但其水果和帶微酸的風味令人感覺清新。這款 Aberlour 和小弟早前喝過的重雪莉版可說是南轅北轍,雖則後者甜蜜濃香,但前者卻可較全面表現其原酒的基本風格。當然,先不管甚麼原酒基本風格,純以享受計,後者仍然是佔優的。這款 DT...
read moreDuncan Taylor Whisky Tasting – Black Bull 12 years
續前文 “Duncan Taylor Whisky Tasting @ 上海街樓上酒吧“, 第一款要試的酒是 Duncan Taylor (DT) 的自家品牌調合威士忌 Black Bull。在酒單上,五款酒中有四款是單桶及桶裝濃度的記年單一麥芽威士忌,陳年由十七年到四十一年,這款十二年陳的調合威士忌在很多人眼中,尤其是威士忌達人,好像是有點格格不入。小弟由於不是甚麼達人,故此並有有對這調合威士忌白眼,還要是另眼相看,這黑牛可是小弟的目標物之一,奈何一直未有遇見,現在有機會品嚐,真是高興。 Black Bull 於二零零八年由 DT 重新包裝推出市場,這品牌最早可追溯至一八六四年,是當年首款以美制 100 proof (ABV 50%) 裝瓶輸美的蘇格蘭威士忌。 Black Bull 的調配很有趣,由 50% 的麥芽威士忌及 50% 的穀物威士忌調配,以 ABV 50% 的酒精濃度入樽。到底五十這數字對 DT 是否有特殊含意,又或是否甚麼幸運數字就不得而知了。就是這數個五十之數,令小弟對這黑牛產生了興建,你說,一款調合威士忌有 50% 的高麥芽威士忌成份,又以 ABV 50% 的高度數裝瓶,兼不作冷凝過濾,這麼有誠意的調配,怎不叫小弟動心呢? Black...
read moreDuncan Taylor Whisky Tasting @ 上海街樓上酒吧
去上海街的樓上酒吧喝酒?你曳曳了。 真是的,今時今日的上海街及砵蘭街一帶可不同往時的了,你真的可能上腦了。 昨夜小弟有幸參與了一場位於上海街某酒店內的酒吧舉行的威士忌品賞會,嚐的是由 Duncan Taylor,獨立裝瓶廠 Independent Bottler (IB) 裝瓶的威士忌。香港一向是威士忌沙漠,不過近年已有所改善,有不少飲家開始留意大品牌以外的威士忌,現在連這少眾的 IB 威士忌也打入香港市場,這是小弟樂見之事,只有擴大市場,酒商看見商機,才會引入更多的品項,價錢亦會趨於合理,這是酒業很健康的現象,飲家多了選擇,價錢亦合理化,酒商及餐飲業也多了商機,絕對是雙贏之局。當然這亦會有人不高興的,一是屯積了"奇貨"以天價賣給羊牯的酒行,另一是那些高貴的型格之士,他們喝的高級罕有酒款現在平民百姓姓也喝到了,他們不能再高高在上別具一格了,怎麼會高興呢。 這 Duncan Taylor (DT) 系列由一間本地葡萄酒商引入,小弟不方便賣廣告,貼士是其老闆近月小登科,對象是富豪名門。其實小弟早於個多月前已經見到 DT 的酒在某零售酒行有售,價錢是尚算合理的。...
read moreMacleay Duff Special Matured Cream
這是一瓶古董級的蘇格蘭調合威士忌,是 Macleay Duff (Distillers) Ltd. 的出品,按資料所得,這間公司現在已經結業,有關這公司及其出品的資訊不多,只知道曾經是 Distillers Company Limited (DCL) 的成員公司之一。按買酒的店東提供的資料,這瓶酒少說也有三十多年的歷史。 Macleay Duff Special Matured Cream, no volume and ABV statement, old bottling 氣味: 舊蜜糖,南棗,橙皮果醬,黑糖,淡泥煤 口味: 中等酒體,薄荷,拖肥,咖啡,烤果仁,肉珪,輕煙燻,淡泥煤 餘蘊: 略短,黑咖啡,橡木 結論:...
read more不認老的蒸餾廠
Fettercairn 原名 Old Fettercairn,於一八二四年由 Sir Alexander Ramsay 建立,在隨後的一段歲月,Old Fettercairn 和大多數蒸餾廠的名運相若,經歷過多次易手及停廠,於此不贅,最後於一九七三年歸入 Whyte & Mackay 旗下,隨著 Whyte & Mackay 於二零零七年被星爺 Vijay Mallya 收購,Old Fettercairn 亦成為 United Spirits 的一員了。 Old Fettercairn 從二零零二年起,酒標上的名字由 “Old Fettercairn" 改為 “Fettercain 1824″,1824 正是建立的年份,可以理解,而當時 Fettercairn 是東高地僅存的一間仍然營運的蒸餾廠,可以說是東高地的代表了,不知道這是否"不認老"的原因之一。在隨後一年,即二零零三年,在二千禧年閉廠的東高地 Glencadam 已經重開,當然,Fettercairn 是沒有再改名認老的了。 小弟品賞的這瓶 Fettercairn 是幾被酒友遺忘的倉底貨,有幸被酒友發現,使小弟有機會一嘗這香港市面罕見的威士忌,樣本約 120...
read more愛爾蘭身,蘇格蘭心
有說威士忌最先是於愛爾蘭出現,由愛爾蘭的僧侶經蘇格蘭的愛雷島再傳至高地大陸,成就今天的蘇格蘭威士忌。雖則兩地的威士忌有莫大的歷史淵源,但兩者的風格卻是大不相同。 一般來說,愛爾蘭威士忌有以下的特點: 1) 少用燃燒泥煤直接烘乾麥芽,少有泥媒煙燻風味。 2) 混有"純銅壺蒸餾 Pure Pot Still"的原酒 (將以麥芽及穀物釀成的 Wash 混合一起於銅壺蒸餾) 3) 純銅壺蒸餾及麥芽原酒部份進行三重銅壺蒸餾 4) 現今多以調合威士忌的方式裝瓶,一般由純銅壺蒸餾,麥芽原酒及由連續式蒸餾器製作的穀物原酒調配,多以 ABV 40% 的酒精度裝瓶。 一般的愛爾蘭威士忌的酒體較為純淨,口味清爽,其風格有異於其蘇格蘭姊妹的煙燻泥煤厚重風味。 小弟現在要介紹的一款愛爾蘭威士忌,可說是與"傳統"的愛爾蘭威士忌大異其趣。 Connemara Single Malt, Peated, Cask Strength , Irish, 700 ml, 58.8% 這是一款由愛爾蘭 Cooley...
read more強勁的達摩
達摩大師除了佛學精湛,傳說中也是武藝高超的,以強勁來形容他,絕不為過。小弟乃凡夫俗子,當然不明佛理,亦手無搏雞之力,於武藝也無緣。小弟還是會一會以下這來自蘇格蘭,同樣是強勁的達摩實際一點。 Dalmore 10 years, 1994/2005, Cask No. 1393-1394, Chieftain’s, 700 ml, 63.5% 這是由 Ian Macleod 裝瓶的 Dalmore, 一九九四年蒸餾,由兩桶調合,二零零五年裝瓶,總數為六百瓶,標示為十年陳,酒精度高達 ABV 63.5%,和一般新酒裝瓶時的酒精度差無幾,未喝已經感覺到其"強勁"的力度了。這款酒獲 Jim Murry 在他的 Whisky Bible 2009 中給與 95.5/100 的高分。這款酒既有特色,又有大師的加持,怎不叫人充滿期望? 氣味: 檸檬,香蕉皮,香草,忌廉,青草,漿果,鹽焗果仁 口味: 香草,忌廉,椰子,漿果,蛋糕,多士,香料 遇蘊: 中等長度,黑咖啡,蛋糕,木質,丁香 結論:...
read more日本威士忌之緣
座落於 Elgin 鎮內的教堂 Lann Marnoch,是以記念一位名為 Marnoch 的聖徒而命名的。Lann Marnoch 為法語,隨著時日流逝,這名字亦變為與英語發音相近的 Longmorn。這所由 John Duff, George Thomson 和 Charles Shirres 於一八九三年籌劃,投資二萬英鎊,於一八九五年建成,廠址靠近這所教堂的蒸餾廠,便以 Longmorn 為名,開始營運。 Longmorn 的廠址靠近河流,水車提供研磨麥芽等工序的動力;所用的原料麥芽和用水及燃料泥煤均來自當地,減省運輸成本;此外,還有鐵路到達廠房附近,方便對外營銷。當時正值威士忌的黃金年代,Longmorn 佔盡天時地利,開業只兩年光景,便已踏上軌道。 創辦人之一的 John Duff 開始心雄,於一八九七年將所有股份買下。他再斥資萬六英鎊獨資建立 Longmorn 二廠,亦即是 BenRiach。奈何他實在太靚仔了,在高峰期買下股份及斥資建立新廠後的翌年,即一八九八年開始,除著 Pattison Crisis 的影響,威士忌市場大幅下滑,John Duff 面臨資金周轉的困難,於一九零零年要將新廠 BenRiach...
read more家族蒸餾廠
很多的蘇格蘭威士忌蒸餾廠最初都是由個人或家族所建立,經過百多年的市場及經濟變遷,不少都已被企業併購。現今大部份的威士忌蒸餾廠已經由大財團或企業所擁有及經營,有些甚至由外國財團企業所持有,如印度的 Dalmore 和 Jura 及日本的 Bowmore 等等。到了現在這個財閥當道的世代,在蘇格蘭仍然由家族擁有的蒸餾廠已經是寥寥無幾,小弟現在要介紹的一款威士忌,就是其中一間由家族擁有的蒸餾廠的出品。 Glenfarclas 105, 700 ml, 60% Glenfarclas 格蘭花格最先由一名農戶 Robert Hay 於一八三六年所建,到了一八六五年,蒸餾廠由創辦人的遺產執行人 John Grant 繼承,到了一八九五年,蒸餾廠轉由 Glenfarclas-Glenlivet Distillery Co. Ltd. 經營,Grant 家族擁有一半的業權,另一半則由 Pattison, Elder & Co. 所持有,酒廠於隨後一年開始重建。Pattison, Elder & Co. 於一八九八年破產,隨著這公司的破產,觸發了蘇格蘭威士忌酒業的大災難,在隨後的數十年,不少的威士忌酒商及蒸餾廠相繼倒閉,這事件被名之為 Pattison...
read more響廿一
嚮廿一可算是香港型格人士及威士忌達人的心頭好之一,其香港零售價仍然高企。小弟早前嚐過響十七年陳,是好酒但不算特別出色。這響廿一算是高級版本,評價普遍不錯,亦獲酒業的獎項,小弟對這款酒是有一定的期望的,且嚐嚐看是否真的十分出色。 Hibiki 響 21 years, 700 ml, 43% (sample ~ 50 ml) 氣味: 蜜餞,蘋果皮,乾棗,乾花,淡泥煤,薄荷,乾木頭 口味: 蜜糖,乾果,蘋果,柑橘皮,咖啡 餘蘊: 中等長度,黑咖啡,蘋果,木質 結論:...
read more鶴十七
各位可不要看錯,這是"鶴 Tsuru"十七年陳,並不是名聞遐邇的"竹鶴 Taketsuru" 十七年陳。正正就是小弟的一位酒友看錯,本來想買竹鶴十七的,卻看漏了一個"竹"字,才會買了這瓶酒。說實在的,小弟也並認識這鶴十七,那酒友在面書貼出照片時,小弟還以為是竹鶴的特別版,後來經查證後才恍然大悟,這"鶴"並不等同於"竹鶴"。 這鶴可不是山寨老翻貨,這鶴和竹鶴都是 Nikka 的產品,只不過後者竹鶴 Taketsuru 是以向酒廠創辦人竹鶴政孝致敬並以他為名的調合麥芽 Blended Malt (純麥芽 Pure Malt) 威士忌,屢獲獲獎,風評甚佳。而前這鶴 Tsuru,是於二零零七年十二月一日上市的調和 Blended 威士忌,即是調有穀物威士忌在內的。 雖則如此,這鶴 Tsuru 十七陳在日本的售價比竹鶴 Taketsuru 十七年陳還要貴上很多的,這真令人有點意外。樣本來自酒友的關照,多謝,以賣這價錢的酒,小弟應該不會整瓶買來試的了。 鶴 Tsuru 17 years, 700 ml, 43% (sample ~50 ml) 氣味: 蜜糖,檸檬,乾花 口味: 花蜜,乾花,檸檬皮,咖啡,淡淡的泥煤,橡木 餘蘊: 中等長度,黑咖啡,乾樹葉 結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