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士忌
艾雷元素
前文約略介紹過 The Whisky Exchange (TWE),TWE 除了是一個酒類銷售平台外,其母公司 Speciality Drinks Limited 也是一間裝瓶廠,名下有數過品牌,我現在就介紹其中一個品牌,Elements of Islay 艾雷元素。 Elements of Islay 於二零零八年上市,其包裝造型非常特別,酒樽看似一個藥瓶,標籤上也沒有印上酒廠的名字,只有一個近次化學元素的符號,驟眼一看,你會以為是一瓶藥物或化學品。的確,Elements of Islay 的包裝設計是取材自化學和藥物的概念。 傳說中世紀的練金術士在練金的過程中,將不同的東西燒燙蒸煮,無意間造出了蒸餾烈酒,亦即是生命之水,威士忌的始祖。所以艾雷元素用那化學元素似的符號來標示酒名。雖則沒有明確標示酒廠,但其實那化學元素符號經已表明是對應那一間的酒廠。 Ar - Ardbeg Bn - Bunnahabhain Br - Bruichladdich Bw – Bowmore Cl - Caol Ila Kh – Kilchoman Lg - Lagavulin Lp - Laphroaig Ma – Margadale...
read more威士忌交易所
The Whisky Exchange (TWE) 可說是目前首屈一指的網上威士忌銷售平台,喝威士忌的人,就算未幫襯過,也應該瀏覽過這網站。價錢未必一定是最平,但普遍也是公道,而且酒款甚多。香港的酒友不用多心,如果你在網上訂購烈酒,TWE 和其他很多的海外酒商一樣,他們將酒速遞到港時,是會主動報關的, 就 ABV 30% 或以上的酒精飲品,香港海關會徵收酒價或廠價 100% 的酒稅。就算有某些原因未有主動報關,包裹到港是也是過不到香港海關的法眼。以上所說的萬試萬靈,不要以身試法。 說回 TWE,這網上酒類銷售平台是由 Sukhinder 及 Raj Singh 兩位星爺於一九九九年推出的,這在當年來說算是很進取的一著。這銷售平台目前是由 Speciality Drinks Ltd. 的名義營運,這公司除了 TWE 這主要業務外,也是一間獨立裝瓶廠,名下有數個品牌,就威士忌來說,包括有 The Single Malts of Scotland, Elements of Islay 及 Port Askaig。 TWE 在威士忌界是有一定的江湖地威,好些酒廠也會為 TWE 提供特別的選桶瓶裝,甚受市場歡迎,就如現在介紹的一款 GlenDronach TWE...
read more定位奇怪的 GlenDronach Cask Strength
GlenDronach 近年在市場上大熱,標準系列一向受市場歡迎,其單桶記年的瓶裝更是炙手可熱,手快有手慢無。GlenDronach 的兩個系列,是針對不同的消費者市場,前者為大眾消費市場,後者則為少數高端飲家。這並不表示後者比前者高級高質,而是針對不同消費群組的口味和消費模式的分別而已。 GlenDronach 於去年十二月推出了一款新酒,是為 Cask Strength 瓶裝,由 Oloroso 及 Pedro Ximenez 的原酒調配,非記年,無陳年標示,只註明是分批次,第一批生產數量聽聞為一萬二千瓶,雖則廠方說存貨於數星內已全數出清,但第一版現在仍然見於不少酒商的網上商店有售。第二版於今年五月推出,有些酒商還提供買兩瓶有折扣優惠。 這款無陳年標示的新酒款價錢並不算便宜,以海外售價計,和 ABV 46% 十八年陳的幾近同價,比起很好喝 ABV 48% 的廿一年陳也只是平了兩成多,如果是大眾消費市場的一群,你認為會對他們有多大的吸引力呢?對喝開單桶瓶裝的飲家來說,他們當然也會喝喝看,但我相信也是分享瓶起一兩瓶止。 商品定位,真是一門學問來的。當然,任你千算萬算,又或放任不算,也會有你想像不到的符碌情況出現的。 GlenDronach Cask Strength...
read moreGlendDronach 個人精選桶
台灣人喝威士忌,無論質和量的要求在亞洲區可說是數一數二,不少酒廠除了為台灣酒商選桶裝瓶外,好些個別人士也有自己的選桶,就好像現在要介紹的 GlenDronach C# 2010 徐代書個人精選桶。 徐代書本身不是酒商,代書亦不是他的真實名字,他是當代書的,又稱為地政士,即是近似香港專責處理樓契的法律人員,但當然職務和法定地位是不同的,舉這例子只是令大家易於理解而已。他有自己的事務所,看來他很重視他的專業,所以用了自己的職業為名號,代書兄的真實名字我不便公開了,另外如果以上的資料有誤(十之八九有誤),還望不吝指正。 代書兄多年來一向醉心於威士忌的品飲及收藏,亦將心得於公眾媒體發放,積極參與各類型的威士忌推廣活動,近期還獲題名並接納為 Keeper of the Quaich,一個威士忌業界公認為最高的榮譽,以彰顯業界人士對推廣蘇格蘭威士忌的重大貢獻。代書兄是少數的非業界出身人士獲此殊榮,實在是可喜可賀。 有關代書兄和 Keeper of the Quaich 的事宜就此打住,一方面我對兩者均所知有限,講多錯多出醜人前事少,影響他人事大。另一方面,我寫此文的目的,其實是介紹一款由代書兄選桶的多納,不過越寫越長篇而已。...
read moreCardhu 卡豪
Cardhu 是 Diageo 旗下的酒廠,Cardhu 的出品我"間接"喝過不少,我相信各位也是,因為它是 Johnnie Walker 的麥芽基酒之一。至於直接來喝,我只是喝過 Cardhu 早期那分不清是單一麥芽還是調合麥芽的古董瓶裝,正正式式的喝 Cardhu,這原廠裝瓶的入們版才是第一次。 Cardhu 12 years, 700 ml, 43% 氣味: 松脂,黑松露油,麥飽,葡萄乾 口味: 松脂,木質,多士,朱古力,拖肥,肉桂 餘蘊: 中等長度,黑咖啡,木質單寧 結論: 非常濃烈的松脂氣味,有點過重,還有黑松露油,將其他的氣味都掩蓋了。中等酒體,仍然是濃厚的松脂味道,但隨後朱古力及肉桂的味道湧上。餘蘊以黑咖啡為主,仍然有木質的味道,但頗為柔和。這款酒的氣味和口味都頗為濃厚,主體為木材,但有點過重,影響了平衡度。這是一款重身的酒,不過口味真的有點過重,但仍然是飲得過的。還記得上文提及的那調合麥芽的古董瓶裝,酒中有一股很濃重的木頭味,起初以為是木塞品質欠佳的味道,但後來再開一瓶同樣的酒,酒塞狀態不錯,但仍然有那木頭味,不過始終是老古董,又擬似是 Blended...
read moreMiyagikyo 宮城峽 SMWS 124.3
宮城峽 Miyagikyo 為 Nikka 屬下的蒸餾廠,與余市份屬姊妹廠。當年的日本大地震和海嘯,令宮城峽的酒價大升,有關笑話請參閱"宮城峽十二“一文。按資料得知,宮城峽和余市雖份屬姊妹廠,但風格卻是大有不同,前者偏向花果風味較清新,後者傾向煙燻泥煤較厚重,我經驗有限,未能認定,還是喝喝這一款由蘇格蘭麥芽威士忌協會 Scotch Malt Whisky Society (SMWS) 裝瓶的宮城峽威士忌引證一下吧。 Miyagikyo 宮城峽 13 years , 1999/2012, SMWS 124.3, 700 ml, 61.9% Bottling: All the complexities of summer Vintage: 22/07/1999 Bottled: 09/2012 Age: 13 years old Cask: Refill Butt Number of bottles: 509 氣味: 花蜜,蜜柑,梨子,乾無花果,乾草,白朱古力 口味: 蜜糖,麥芽糖,黑咖啡,檀香木,出爐麥飽,橙皮果醬 餘蘊: 悠長,柑橘皮,咖啡渣,多士,木質單寧 結論:...
read moreLagavulin 十二年陳桶裝濃度限量特別版
又接前文,在 Sir Peter Mackie 於一九二四年仙遊之後三年,Lagavulin 於一九二七年被 Distillers Company Limited DCL 收購,多年來的家族式經營於此終止。Lagavulin 隨著其母公司 DCL 的多次併購,現在已成為了 Diageo 旗下的一員。 前文提及,Lagavulin 的入門標準版是十六年陳,Distillers Edition 雖則是限量特別版,但已是按年推出,這也變成了常規系列之一。Lagavulin 還有一個限量特別版的,就是桶裝濃度的十二年陳。這特別版由二零零二年起開始推出,每年一至兩造,甚受飲家歡迎,市場上不容易買得到。香港呢?要問的麼?請不要傻吧。 Lagavulin 12 years, 700 ml, 57.5%, Bottled in 2011 氣味: 營火,海風,甘草,朱古力,肥皂,煙肉 口味: 甘草,綠茶,花蜜,營火,海水,柑橘皮 餘蘊: 悠長,蜜糖,焦木,柑橘皮,香料 結論: 氣味上是明顯的煙燻泥煤及海水,但不霸道,濃得來頗柔和。酒體強勁有力,配上柑橘皮的果味,在泥煤中有清新的感覺。悠長的餘蘊,果皮的甘苦一抹蜜糖的甜味,配合香料,不錯的。這款酒明顯的比十六年陳標準版和...
read moreLagavulin – 萬般帶不走
接前文,鏡頭轉回 Lagavulin。法庭接訥 Laphroaig 之聲請,雙方的合約正式告終。真係你話呼之則來揮之則去,Peter Mackie 當然不服,他在 Laphroaig 的水源上游興建了一道堤壩,斷絕 Laphroaig 的水源。Laphroaig 一方當然不會就範,於是告上法庭,結果得直,法庭頒令 Lagavulin 需清拆堤壩,回復原狀。 Peter Mackie 仍然心有不甘,做你唔到,那就複製你出來,和你打對台搶你生意。 Lagavulin 以往的當家曾兼任 Laphroaig 的廠長,亦打理了 Laphroaig 多年,雖則後期 Lagavulin 主要只是作為 Laphroaig 的代理,Lagavulin 其實掌握了 Laphroaig 的生產訣竅。Peter Mackie 以手中擁有 Laphroaig 的生產資料,打造了和 Laphroaig 一式一樣的生產設備,於一九零八年在 Lagavulin 的廠址,興建了一間名為 Malt Mill 的蒸餾廠,按 Laphroaig 的配方和程序來生產,希望釀出和 Laphroaig 一模一樣的酒來。 結果事與願違,雖則 Malt Mill 是 Laphroaig 的複製版,但就是釀不出和...
read moreLagavulin – 與 Laphroaig 的恩怨情仇
在"高級"酒款中,Lagavulin 算是香港零售市場較為常見的一款,它是人們說的艾雷"三大"之一,其餘兩大即為 Ardbeg 及 Laphroaig,亦是"三大"中泥煤煙燻味較為溫和的。"三大"的名堂是怎麼來的?無他,在香港威士忌砂漠,市面上最常見及最為港燦熟悉的泥煤風味威士忌就是這三款了,故名之,沒有甚麼高深含意的。 Lagavulin 的前身為 Kildalton,始建於一八一六年,創辦人 John Johnston 其後亦同時買下隔鄰的 Ardmore。此 Ardmore 不同於現時於 Speyside 的 Ardmore,只是同名而已。艾雷的 Ardmore 於一八三五年停產,其後被併入 Lagavulin。 Lagavulin 的業權於一八五二年轉手至 John Crawford Graham,其後於一八六七年轉至 James Logan Mackie & Co.。公司老總 James Logan 於一八八九年離世後,業權便傳給了他的姪 Peter。這 Peter Mackie 的名字可能較少為人知,但他的 White Horse blended whisky 白馬威卻是名聞遐邇,Lagavulin 的原酒正是 Peter...
read moreLaphroaig PX Cask
Laphroaig 是我其中一間十分喜愛的酒廠,標準版的酒款,基本上我可以買得到或呃得到的,我也喝過七七八八的了,包括有不同版本的十年陳,十八年陳,四份一桶,三重木,連不作發售的蒸餾新酒也有幸嚐過,這打正 PX 雪莉甜酒桶過桶的酒款又怎可以錯過的呢? Laphroaig PX Cask, 1 ltr., 48% 這款酒可說是四份一桶的強化版,除了以四份一桶作過桶外,以 PX 雪莉甜酒桶作最後一重過桶,供免稅店發售。 氣味: 花蜜,蜜瓜皮,煙灰,海風,生蠔,煙燻鰻魚,金屬 口味: 葡萄乾,海水,炭燒咖啡,拖肥,煙灰,煙蠔,八角 餘蘊: 悠長,海水,木炭,咖啡渣 結構:...
read more一個充滿深度與味道的30歲女人- Karuizawa 輕井沢 1981【客席酒評人 – Winnie Ng】
我這些超級窮L,不像達人般有這麼多存貨,又或者有老友交換甚至相贈樣本,所以只可以用錢與其他酒友一起團購,好酒齊齊分享! Karuizawa 輕井沢 30 years, 1981, C# 7925, 100 ml, 59.6% Sherry Butt 氣味:蜜餞,藍棗,焦糖,乾葡萄,黑咖啡,黑朱古力,橡木,初開瓶時有少許洗甲水,過了15-30分鐘後變作帶點火藥,少許焦油,皮革及肉桂 口味:火藥,橡木,皮革,焦油,焦糖,乾棗,黑咖啡 (Espresso) 餘蘊:悠長,火藥,焦油,炭灰,甘草,黑咖啡/朱古力,硫化物 結論:一開瓶把酒倒出來,有很濃烈的洗甲水味,之後我把酒放在一旁,等候15-30分鐘才開始品嚐。此酒香氣十分吸引,首先出來的有傳統用雪莉桶陳年的香甜,之後慢慢出現陳年的特徵,如黑咖啡,朱古力,木桶,再來就是火藥,焦油等氣味。酒體相當有力,踏實而融合,平衡而柔順,口味與氣味相約但我略覺氣味相對較吸引。雖然酒精度接近60%,但氣味及口感一點也不像這麼高。餘蘊十分悠長,最初的是火藥及焦油等味,過了2-3秒後會漸漸滲出有點苦澀的甘草味,黑咖啡或含95%可可以上的黑朱古力味,以及像硫磺的味道,根據達人之前輕井沢的tasting...
read moreGlenrothes 1994 – 有趣的 Approved 日期
Glenrothes 的酒款我喝過的不多,這酒廠比較特別的是,大部份品牌都是以陳年時間作賣點,Glenrothes 卻是以蒸餾年份作為酒款識別的,要知道不少品牌的年份酒都是列為高級價昂的特別版,Glenrothes 的年份酒卻包括新年份的入門酒,可以說是窮 L 版的 Vintage Malt 。當然,Glenrothes 也是有不少貴得驚人的年份酒的。 Glenrothes 1994, 700 ml, 43% 這款酒的酒標上有提供蒸餾日期,但沒有印上裝瓶年份,卻印上一個 approved 的日期,是為 11/4/2006。為甚麼不印上簡單而明的裝瓶日期,卻印上驟眼看上去不明所以的 approved 日期?按網上資料得知,這款酒是於二零零八年裝瓶的,那 11/4/2006 approved 後這兩年怎麼了?兩年間酒質也可以會有變化的,裝瓶前又有沒有再 approved 呢?有趣的做法。 氣味: 乾棗,紅蘋果,拖肥,青草,蜜炙中藥 口味: 多士,乾果,黑朱古力,蜜炙中藥,肉桂 餘蘊: 中等長度,黑咖啡,烤木頭 結論:...
read more百靈壇三十
有些酒你會很想一嚐但一直也買不下手,最大原因一定會是價錢昂貴,亦有其他原因的,例如明知伏味甚濃但有特別的個人情意結,等等。百靈壇三十年在我數年前開始比較認真喝威士忌的時候,就已經列入 wish list,不要問原因,我答不出。 除了特別版外,這三十年陳可算是百靈壇的最高級酒款,就算和其他的調和威士忌比較,有三十年陳的真的少之又少。價錢呢,當然是貴的了,香港零售價不用說,就算是免稅店的價錢,對窮撚來說也是很昂貴的。我有幸得到酒友的關照,醒了少許樣本給我,我終於有機會一解這情意結了。 Ballantine’s 30 years, 700 ml, 43% 氣味: 無花果乾,乾棗,提子飽,拖肥,乾花,香料 口味: 葡萄乾,多士,咖啡,朱古力,煙盒,肉桂 餘蘊: 中等長度,炭燒咖啡,香料 結論: 氣味不算濃厚,主要是乾果,襯以麵包和糖果,一抹的香料平衡甜膩。中等酒體,沒有氣味上的甜,以焦香為主,中等長度的餘蘊,同樣是以焦香為主調,焦苦味稍重,但不過份。不錯的酒,平衡細緻,但不算豐富亦非複雜,未有另人難忘的特色,以三十年陳的派頭和高昂的售價計,飲得過而已。 註:...
read more百靈壇廿一
我對百靈壇一向都有不錯的印象,總覺得百靈壇有種老派蘇格蘭威士忌的味道,不是喝下去的味道,是一種感覺,令人聯想起穿起格仔裙一手拿著小酒壺喝酒的鬍子大叔。百靈壇的酒質不是特別精彩,但都算是恰如其份,扮演好調和威士忌的角色, Finest 和十二年陳的不過不失,十七年陳的非常好喝,唯獨是強國市場為主的十五年陳頗差。 碰巧有兩位酒友各自給了我廿一年陳及三十年陳的樣本,就一起喝吧,先喝廿一年陳的。 Ballantine’s 21 years, 700 ml, 43% 氣味: 梨子,蜜餞,罐頭桃,拖肥,甘草糖 口味: 蜜餞,朱古力,焦糖,多士,甘草 餘蘊: 中等長度,黑朱古力,木質單寧 結論:...
read more百靈壇十二
十二年陳的調和威士忌算是不少酒商的最重要酒款,有一定的陳年時間,價錢上亦適中。我現在要介紹的百靈壇,是在中山旅行時於商場的酒專買來的酒版,買時有點擔心有伏,但喝過後無發生痞低起身見頭暈,屙完篤尿打冷震問題,無伏。 Ballantine’s 12 years, 50 ml, 40% 氣味: 蜜餞,拖肥,穀物,乾木頭,有點酒精感 口味: 乾蘋果脆,燕麥,拖肥,黑朱古力 餘蘊: 稍短,朱古力,焦油 結論: 氣味較為淡薄,酒身亦輕盈,餘蘊亦稍短,整體簡單,但沒有奇怪雜味,非常輕軟易飲,適合餐前輕酌,加冰相信應該也不錯的。不是有問題的酒,不過以香港的零售價及標上十二年陳的牌頭,只能算不過不失罷了。...
read more瑞典威士忌- Mackmyra 希望7號【客席酒評人 – Winnie Ng】
Everyone knows about whisky producers from Scotland, Japan, Canada, UK, etc. But did anyone know or hear about the producers in Sweden or Finland? Just by chance visiting one of the biggest whisky bar in Pori, western Finland. There are more than 300 selections of whiskies but unfortunately there’s no official whisky list. You can just select the whiskies on the shelves or table like this: Guess it would take a century for customers to select their beloved- they even have Port Ellen there (But I don’t dare to ask the...
read more英國威士忌 – 旗艦級酒款欣賞
我在前文介紹過兩款由 St. George’s Distilley 生產的英格蘭威士忌,分別是 Classic 及 Peated 兩款入門版,先不看價錢,以酒質計就新酒來說算在是不錯的了。香港代理真的很有心,除了那兩款基本版外,還帶來了限量版的旗艦酒款系列 Founders Private Cellar 的其中一款酒來給我們試。做生意推廣,就是要這樣。我在酒展上遇過好些酒商,他們會提供一些所謂的 fine wine 酒款試飲,但卻又要拿你的詳細資料又要問長問短,恐防蝕底,真的那區區二三十毫升一兩口的所謂 fine wine,多謝了。其實吋點說句,那些所謂的 fine wine 我喝過不少,只不過路過對你的商號有點興趣,那所謂的 fine wine 年份我又未嘗過,順便問一問而已。有有些酒商卻來者不拒,明知你是來運桔的,還是興致勃勃的和你分享他們酒款及酒莊的資料,令人留下良好的深刻印象。要知道參加酒展的目的,主要是要人知道你的商號的存在和特色,不要期望只試了幾口酒和短短的商談時間就要即場簽單。展覽過後,好的壞的也會有人記得,之後的口耳相傳,成就得失,要看長遠。 說回 Founders Private...
read more英國威士忌 – English Whisky Co.
接前文"英國威士忌 – 百年重現“,現在約略介紹 English Whisky Co. 這一間十分新的威士忌公司。Englisg Whisky Co. 是由 Nelstrop 父子於二零零六年創立,Nelstrop 家族歷來都是經營農務,除了穀物和威士忌有關係之外,Nelstrop 一直無直接參與威士忌等的酒業。父親 James 於他的花甲之齡,在不想退休之餘,亦不再想調理農務,希望搞點新意,忽然想起建立一所威士忌蒸餾廠,於是夥拍他的兒子 Andrew,開始籌備他們的蒸餾廠。他們原本計劃開設的是微型蒸餾廠,但原來英國的海關是有別於蘇格蘭的,是不接受蒸餾器容量少於一千八百公升的牌照申請,於是他們便承勢開設標準的蒸餾廠,St. George’s Distillery。 父仔兩的酒廠牌照於二零零六年一月十號獲批,隨即於同年正式投產,同年十二月蒸餾出第一批二十九桶的新酒。Nelstrop 父子都沒有營運蒸餾廠的實戰經驗,他們請到 Laphroaig 的前任廠長 Iain Henderson 幫手打江山。Iain 聽聞很猛料的,Laphroaig 於一九八九年被 Allied Lyons (UK) 收購後,就由 Iain...
read more英國威士忌 – 百年重現
普遍人們對最出名的威士忌產地的印象,非蘇格蘭莫屬。但標題所說的英國威士忌,正正就是在"英國"生產的,不要和蘇格蘭威士忌混為一談。我們一般日常說的英國,其實應該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包括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以及愛爾蘭,理論上她們都是獨立國家,不過英格蘭一向都是龍頭,所以一說起英國,第一時間便會聯想起她。我對歷史地理的認知僅限於七十後的香港聯合島嶼,如各位對"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上圖書館或谷歌找資料了。 當然很多人都會很清楚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以及愛爾蘭和"英國"的關係,只有很少數人像我這類半文盲會將她們混淆。在"英國"威士忌的世界,蘇格蘭舉世知名不用說,愛爾蘭有說為威士忌發源地,亦算有名,餘下的威爾斯和英格蘭,傳說百多二百年前已有生產威士忌,但兩國的威士忌蒸餾廠都於二十世紀初全數關掉,前者直至二千年才有酒廠重開,而後者則要到二零零三年才有重開的第一間威士忌酒廠。 我現在要介紹的"英國"威士忌,正確點來說應該是英格蘭威士忌。是開業於二零零六年,在 English Whisky Co. 名下的 St. George’s Distillery 生產的單一麥芽威士忌。 English Whisky Co....
read more竹鶴廿一台灣版
近年台灣成為了香港飲家的威士忌天堂,不少人趁旅遊時也會到各大酒專尋寶,有些飲家甚至會專程到寶島掃貨。台灣的酒稅是按容量計算,稅率亦低,台灣人的飲酒"文化"亦深,來路酒以威士忌為最大宗,海外酒商均視台灣為亞洲的重要市場,好些酒款甚至是為台灣飲家的口味來調配,款多量大稅率低,真是羨煞港燦。 除了蘇格蘭威士忌外,日本威士忌在台灣也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少台灣酒商大手買入日本威士忌存貨,有人說在台灣的日本威士忌,尤其是高級品,比日本當地還要多及便宜,真是信不信由你。 有人說不少出口的威士忌,以相同酒款比較,其品質會比內銷版的差,我對這說法未能判定,因為我實在品飲經驗有限,亦無內幕消息。不過以台灣貴為不少酒廠的亞洲重要市場,分分鐘台灣版要比土砲好呢,當然,這是開玩笑的說。來一瓶台灣版的竹鶴廿一,和我之前喝過的日本機場版,喝喝看會不會有大分別。 Taketsuru 竹鶴 21 years Pure Malt , 700 ml, 43% 氣味: 冬蜜,南棗,啡糖,牛奶朱古力,紅茶,乾草,淡泥煤,輕煙燻 口味: 乾棗,朱古力,黑茶,牛油,啡糖,淡泥煤,乾木頭,肉桂,丁香 餘蘊: 中等長度,黑咖啡,柑橘皮,焦糖 結論:...
read more